所属频道: 首页 > 热点资讯 > 报告显示:出行需求多样,需政策“组合拳”实现结构性低碳

报告显示:出行需求多样,需政策“组合拳”实现结构性低碳

来源:东方财富发表时间:2022-06-11 13:23  阅读量:14662   

在双碳目标下,城市交通的深度减排成为焦点日前,《零碳出行——城市公众认知,行为及驱动因素研究》研究报告新闻发布会在线举行这项调查是由能源基金会和南方周末联合发起的通过对公众出行选择的洞察,为出行减碳政策措施的制定和实施提供参考,支持公众出行结构和方式的低碳转型

近40%的公众支持低碳出行

研究报告通过定性的探讨和研究,结合对3500个地级以上城市居住人口样本的定量分析,分析公众对低碳零碳交通工具,碳价值观,出行现状,低碳出行驱动因素等相关话题的认知,探索改善公众低碳甚至零碳出行实践的政策和传播建议益普索咨询有限公司研究总监沈重作为报告编写团队代表对报告进行了解读

报告显示,公众普遍具有一定程度的碳意识,但了解程度不深85%的公众表示对中国的双碳目标有基本了解,但在定性研究中,大多数受访者无法清晰描述这一政策的内容根据对受访者的测试,大部分公众对出行的碳意识处于较低或一般水平公众对旅行碳的感知会影响他们的旅行行为数据显示,认知高的人在出行方面表现出更大的践行低碳的意愿

依托城市日益完善的低碳交通基础设施,受访市民采用低碳出行方式的比例较高,公交,自行车,步行三种低碳出行方式占56%上下班时,45%的公众主要选择公交或地铁调查显示,受访公众使用新能源汽车的比例较高,16%的公众在日常通勤中驾驶新能源汽车

报告显示,在通勤方式的驱动因素中,公众选择支持低碳出行的比例最高,达到38%,说明公众对低碳出行方式更加认可和实际践行其次,前五大驱动因素分别是按需调整行程,高灵活性,高效率,准时性和可预测性,公共交通设施便利和高舒适度公众出行方式选择的驱动因素是多样的,灵活性,可预测性和舒适性等个性化需求值得公共交通服务提供商关注沈说

报告还指出了公众对出行基础设施和服务的一些反馈和改进期望地铁方面,值得关注的是拥挤的出行环境,对老弱病残孕等弱势群体出行安全考虑不足"很多时候,安全和拥堵是密切相关的."沈说对公交车的主要反馈是行驶时间长,舒适度差与燃油车主最不满拥堵不同,新能源车主更担心充电桩是否充足慢行模式下,非机动车道使用或占用不方便问题突出

减排政策要考虑多样化的出行需求。

在挖掘低碳出行的驱动因素和难点时,报告还分析了公众对不同减排政策的看法和评价。

针对目前的限购等政策,受访公众普遍认可此类政策在缓解交通拥堵,提高交通效率,减少碳排放和鼓励公共交通等方面的效果,并对燃油车禁售,零排放控制区等政策表示不同程度的关注对于零排放控制区,88%的公众表示愿意支持这一政策,认为可以改善空气质量,降低能耗但有人建议政府应大力改善公共交通服务,增加该地区新能源汽车充电和停车基础设施的供应,并提供居民补贴和其他具体需求

受旅游政策影响的群体非常多样化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应遵循循序渐进和事先沟通的原则,还应了解,理解和尊重不同利益相关者的多样化需求基金会能源交通项目高级项目总监龚慧明说

报告对新能源汽车的研究显示,大众对新能源汽车的接受度普遍较高,近七成的大众会在下次购车时考虑购买新能源汽车与5年前相比,大众对新能源汽车的舒适性,品牌,车辆配置的关注度明显提升北京焦焱城市交通科技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刘颖曾经研究过公众对新能源汽车的心理变化她表示,目前新能源汽车品质越来越贴近车主需求,消费者对其满意度持续提升

调查结果显示,新能源汽车的里程焦虑,充电便捷性,技术安全性仍是公众关注的焦点北京十四五规划提出,2025年全市新能源汽车总量要达到200万辆刘颖表示,新能源汽车未来的使用环境和政策环境预计会更好为了实现零碳出行,未来的政策将侧重于提高充电服务水平,鼓励消费者更换新能源汽车,探索绿色碳交易模式

目前的技术还不足以保证100%全电气化的实现,这需要技术的不断积累和完善龚慧明表示,新能源汽车的大规模普及和全面电动化是实施交通减排最根本的保障

城市规划与政策相结合,实现结构性低碳

良好的低碳出行机制还需要友好的低碳出行基础设施环境该基金会能源低碳城市高级项目总监王志高表示,目前,中国城市低碳出行面临多重挑战,如高密度的城市蔓延和相对高碳的出行结构,道路和空间脱离人性化尺度,导致过度依赖私家车北京绿色出行比例占70%建议给予绿色出行的居民,行人或自行车更多的路权但现实是,汽车占用了更多的路权

北京大学国土空间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宇恒可持续交通研究中心主任王江燕认为,每个人的出行和需求都是多样的,城市规划设计需要精细化,为公众提供更好的慢行环境和更多的自主选择。

下一步,我们应该更加重视出行是一种服务,突出服务理念,通过数字化手段开发不同的出行场景,线上线下结合,整合轨道,地面公交,骑行,步行,出租车甚至汽车,利用数字智能技术形成一体化的出行服务,支持公众的低碳出行,为公众提供全链条的体验刘颖说

也就是说,这种低碳或绿色出行的理念并不是要求公众在所有出行中只选择一种低碳的交通方式,而是根据不同的场景和不同的需求,提供各种交通工具和出行方式的集合,寻求提高一定时间段内绿色出行的频率和一定长途出行中绿色出行的比例龚慧明表示,交通政策从来都是需要组合拳的,没有单一的一招可以解决所有问题公共交通,出租车,汽车,步行等是一个完整的旅游服务系统出行和交通必须放在整个系统下考虑,满足公众不同的,多样化的需求

责任编辑:李陈默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fold